中国财经报道网

《装》:程式美学的又一次视觉震撼

晨报之声 2025-08-12 10:00:22 44725℃

966bd9192f5dd1e80e1a92e12eda5558.jpg

一只鸭子的赛博朋克式自嘲,Z世代的生存图鉴

程亚杰大师的《装》,初看像一幅荒诞不经的童话插图:一只身着扎眼正红“外套”的鸭子,顶着一脸“我是谁我在哪”的懵圈表情,杵在漫天纷飞、梦幻到失真的蝴蝶群里。这画面,太像我们这代人的手机屏保,或者某个限量版潮玩的宣传海报引人注目,沉思默想。它精准地戳中了当下各种人类,特别是年轻人的集体痛点——“在名为生活的大型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里,谁还不是个努力“装”着的鸭子?”

这只鸭子的“红”,绝非优雅的天鹅绒,更像一件不合身、材质可疑的戏服。它是强行披上的“人设”:是朋友圈里的精致生活家,是职场里的元气奋斗逼,是社交场合里的得体微笑人。这抹红,是保护色,也是枷锁。它像极了Bearbrick积木熊被套上的各种联名皮肤,或是Labubu精灵那标志性的、带着点邪气又无比真实的龇牙笑——我们都在用夸张的符号化形象,掩饰或表达那个内核里可能迷茫、疲惫或只想躺平的自己。

而背景里那些铺天盖地的蝴蝶呢?它们是赛博时代的“电子蝴蝶”。是社交媒体上永远刷不完的完美人生切片,是消费主义精心编织的欲望幻梦(“拥有它,你就能像蝴蝶一样轻盈自由!”),是各种“你应该成为的样子”的标准答案在眼前飞舞。它们轻盈、绚丽、充满诱惑,却也构成了密不透风的围城。置身其中,我们像那只鸭子一样,感到一种巨大的疏离和无所适从——这梦幻背景很美,但与我何干?我该飞起来融入,还是…就这样站着?

程亚杰的深刻在于,他没有批判这种“装”,而是用一种近乎黑色幽默的超现实主义,将它呈现为一种**普遍且带点悲壮的生存策略**。鸭子的呆立,不是消极,更像一种无声的抵抗和自嘲。它笨拙地站在那里,没有试图伪装成蝴蝶,也没有因为格格不入而仓皇逃离。它只是“在”,穿着那身扎眼的红,坦然接受这份荒诞。这不正是年轻一代面对世界的态度吗?——我知道我在“装”,我甚至能笑着解构这种“装”,但我依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在场”。就像年轻人热衷的“发疯文学”、“废话文学”,用自嘲解构压力,用荒诞对抗规训。

这幅画的温度,藏在油画的厚重质感里。鸭子的红,不是廉价的荧光,带着沉甸甸的生命力;蝴蝶的翅膀,也非轻飘无物,带着繁复的细节。这暗示着,即使是在“扮演”和“幻象”中,个体真实的存在感和挣扎,依然有重量、有尊严。它超越了简单的讽刺,成为一种对年轻生命状态的深切共情与理解。

《装》因此成为了一面魔镜。它映照出Z世代在光怪陆离的现代丛林里,那份带着自嘲的清醒、那份在扮演中坚持自我的倔强,以及那份在“电子蝴蝶”包围下,依然努力寻找立足之地的笨拙勇气。它不精致,但无比真实;它荒诞,却直击灵魂。这,大概就是它能引发年轻人心灵共振的原因——谁看了不说一句:“这鸭子,演我!”

画评人:天米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装》:程式美学的又一次视觉震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