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债市走势出现回调,但债券基金的整体强势并未改变。就从近日来看,随着长端利率风险的关注,是否买国债纳入政策工具储备成为争论的焦点,债市开始演绎“过山车”行情,债基业绩普遍出现净值波动。不过,两类债基依然备受推崇。
数据显示,就在今年一季度,市场共6019只债券型基金,当中有5561只录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2.39%。整体债基收益中位数为0.95%,领先于混合型基金(-1.36%)和股票型基金(-1.56%),这样的表现也被投资者称为债市牛市。
5月14日,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规模突破百亿元,达到100.17亿元,成为全市场规模第三大的债券ETF。同时,今年以来债券ETF市场延续升温势头,产品数量、规模齐扩容,且几乎所有产品均实现浮盈。
另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全市场债券ETF共计20只。规模合计达992.41亿元,比2023年底增长190.89亿元,增速为23.82%。而20只债券ETF中,有1只为今年新成立产品。
平安基金王仁增表示:“2024年,债券ETF延续了去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市场总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近半年,虽然股市震荡,但得益于股债大类资产的合理配置,在李怡文带领下,景顺长城混合资产投资部迎来业绩大丰收。
偏债混合基金中,近半年华城稳健上涨10.96%、安盈回报上涨10.50%,此外安泽回报、安瑞、安鼎、安益也分别取得了8.97%、7.96%、6.90%的回报率,净值纷纷创下新高。(来源:Wind,截至2024.5.9,统计为A类基金业绩,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73%、3.73%、3.84%、3.73%、3.73%、3.84%)
以“固收 ”之名而为我们所熟知的二级债基,虽然权益仓位不超过20%,但是景颐招利、景盛双息近半年也分别取得了8.4%、7.58%的亮眼表现。(来源:Wind,截至2024.5.9,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3.73%、3.94%)
更长期来看,出色的业绩及较低的回撤表现称得上稳中有进一词。近两年,华城稳健、安盈回报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6.31%、17.23%;景颐招利、景盛双息收益率也达到14.33%、12.68%。而最大回撤分别控制在了-4.90%、-5.84%、-2.71%、-2.70%,均好于同期偏债混合基金指数、二级债基指数的最大回撤水平(-6.73%、-5.79%)。(来源:Wind,截至2024.5.9,各自然年及成立以来最大回撤分别为-4.49%、-4.17%、-4.89%;-0.85%、-6.30%、-4.68%、-6.30%;-0.19%、-1.94%、-2.71%、-2.09%;-0.90%、-1.83%、-1.20%、-2.70%、-2.18%、-3.44%)
以债券为主将组合的波动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同时通过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力争穿越周期,这是偏债混及二级债基产品设计的理想目标。不过,近年来股市的大幅波动,让这样的目标实现难度极大,也让真正做到稳中有进的基金产品显得格外稀缺。想要给固收真正做到加法,债券、股票投资能力以及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景顺长城混合资产投资部管理的偏债混及二级债基多由双基金经理共同执掌,一位基金经理做债券及大类资产配置,另一基金经理负责个股选择。大类资产配置是李怡文的核心优势之一。李怡文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具有18年从业经验、12.4年投资经验,擅长自上而下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债券和股票两大类资产之间自由切换。权益仓位部分,除了股票投资部的基金经理之外,部门于2021年引入深耕周期股、大宗商品投研的邹立虎,提升部门的股票投资能力。得益于邹立虎在上周资源品的选股能力,前述偏债混、二级债基的权益投资部分在近几个季度较好把握住了这一轮周期股的行情。
据了解,景顺长城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目前已有7人,产品线覆盖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公募基金共22只,截至2023年底,规模达到445亿元。李怡文表示,股票与债券资产常常负相关,通过合理的大类资产配置是有希望跨越周期的。未来将会继续用心做好固收 等产品,力争让更多普通投资者带来更好的盈利体验。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经济时报,原标题《市场回暖股债双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