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库中国
范恒山:长江经济带务实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能贪多求广见高就攀
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重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长江经济带”和“新质生产力”两个重大战略叠加,如何以强劲活跃的新质生产力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为专家学者思考的重点。《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日,以“新质生产力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在主旨发言中,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略等角度,就如何务实推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了重点阐释。范恒山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该量力而行,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为则必成。“各地的条件,包括资源禀赋总是有限的,所以不能贪多求广,见高就攀。四面出击的结果必然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导致项项都做不精,最后劳民伤财,‘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经营报)
二、国内要文
1.工信部总工赵志国:加快构建绿色算力产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12月4日表示,加快构建新形势下绿色算力产业体系,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融合拓展,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在近日举行的“第11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2024年绿色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赵志国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以绿色智能算力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加速融入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基本保障。赵志国建议,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优化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持续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深化算力统筹监测,鼓励整体上架率较低地区加强新建项目论证;坚持技术创新,协同攻关推动行业创新升级。推动多元异构跨域智能算力协同任务攻关。(第一财经)
2.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46万家 税收政策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快步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据了解,目前“小巨人”企业中近九成是制造业企业,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22项,同比增长三成,远高于同规模企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近5000家。近年来,我国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精准落实税费优惠,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人民网)
3.九部门发文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2027年建成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对外公布。同日,商务部召开了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在会上介绍,《行动计划》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以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到2027年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总目标,统筹推进城乡流通网络建设、商贸流通创新转型、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等4个方面任务,实施8项重点工程,提升政策的整体效能。(21世纪经济报道)
三、地方频道
1.深圳何以成为生物医药新高地?
近日,2024首届“湾区之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指导,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大会围绕“激活源头创新第一公里”主题,就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各方如何从当下严重的同靶点、同技术、同适应症、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内卷”局面中摆脱,从科学发现、科学转化、投资孵化、企业赋能、政策指引等方面探讨源头创新的关键点和路径。会上发布的数据令人惊叹:2023年,深圳医药产业产值达530亿元,在研创新药管线共143个;医疗器械产业产值990亿元,产值约占全国的10%;深圳累计注册上市超1.53万款医疗器械产品,占广东省的40%,居全国首位。(财中社)
2.张占仓:河南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持续加力 | 立方大家谈
12月3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深入研究、谋划新举措,推动全省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出席。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汇报了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有关部门、省辖市、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代表先后作发言,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楼阳生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指出,机器人产业既是新兴产业也是未来产业,不但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还能以总装总成拉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我省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全省重点产业链群,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行动方案,建设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龙门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机器人产业实现较快发展。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在新赛道上奋起直追、加速奔跑,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要加强顶层设计,二要完善产业链群,二要完善产业链群,四要打造产业生态,五要拓展应用场景,六要强化人才支撑,七要加强支持保障。(大河财立方)
3.“‘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首场活动在上海举办
“产融聚力链动未来”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上海站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活动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指导,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中心、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联合主办。本次大会旨在进一步展示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成效,搭建专精特新企业与知名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的沟通桥梁,扩大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相关政府部门、多层次资本市场、行业协会、行业专家、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代表等出席会议。(中国经济网)
四、公司化运营
吉林:有序置换债务,最大程度推动市县实现隐债清零摘帽
据吉林省政府网,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于近日主持召开深化改革专题会议。会议研究了重点国企改革情况和2024年置换债券分配方案,解决重点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胡玉亭指出,要加快建设省级资产管理平台,推动功能相似、业务关联企业“整合、融合、化合”,立足省内业务,明确平台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创新盈利方式、增强造血功能,确保可持续发展。要持续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剥离、盘活、处置,提升国有资产运营效率。要完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深化内部改革,加大挖潜增效,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要保障好职工合法权益,更好激发、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改革合力、维护社会稳定。胡玉亭强调,国家近期推出的一揽子化债政策,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统筹抓好化债和高质量发展的“及时雨”。要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化债也是政绩”的理念,锚定化债目标,用足用好债务化解政策资源,加强规划设计,合理配置资金,有序置换债务,最大程度推动市县实现隐债清零摘帽、轻装上阵,让地方政府心无旁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河财立方)
五、王牌悟语
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新的一天,早安!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王牌智库,原标题《【王牌决策情报;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