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银香港&标普全球:2024年气候风险如何影响亚太地区金融机构报告
报告共计:36页
《中银香港&标普全球:2024年气候风险如何影响亚太地区金融机构报告》深入剖析了气候风险对亚太地区金融机构的影响,强调了企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亚太地区金融机构在净零承诺方面有进展但仍需提升,约13%设定了融资排放净零目标,且范围三排放管理面临挑战,监管机构对其关注度日益增加。在气候战略上,部分机构已将气候战略列为重要议题,但物理风险适应性计划实施尚不普遍。情景分析方面,约35%的机构开展了气候物理风险情景分析,转型风险情景分析也有一定比例机构参与,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应用上存在差异。
生物多样性方面,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损失相互关联,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面临挑战,企业设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比例较低,忽视生物多样性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商业风险,不过金融机构可通过多种方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作用。
案例研究显示,中银香港设定碳中和目标,建立治理架构应对气候风险,通过多种方式衡量融资排放,与监管机构合作并在能源转型中寻找商机,还积极识别生物多样性风险,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亚太地区气候风险严峻,金融机构在推动低碳经济转型中至关重要,应抓住绿色金融发展机遇,提升可持续性管理水平,因地制宜管理气候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果鸭,原标题《中银香港&标普全球:2024年气候风险如何影响亚太地区金融机构报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