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因 深圳市鑫信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信腾)以及保荐机构民生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2024年修订)》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对 鑫信腾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鑫信腾于2022年6月24日申请创业板IPO,2023年5月19日便过会,但此后超过17个月仍未提交注册,直至2024年11月14日撤回IPO申请,结束了近两年半的IPO之旅。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多年,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主要包括整机测试设备、模组测试设备、组包装设备以及线体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生产自动化、产线智能化以及“无人工厂”等产品制造环节的关键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公司凭借着优质的产品质量、领先的研发能力及高效的交付能力服务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目前,公司已服务的客户包括小米、三星、苹果、华为、荣耀、vivo、OPPO、亚马逊、联想、传音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领域品牌客户,闻泰科技、华勤技术、龙旗科技、天珑集团等头部ODM企业,以及比亚迪、富士康、伟创力、蓝思科技、光弘科技等大型EMS企业,公司已与上述知名企业达成长期、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凭借着多年的积累,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消费电子ODM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的检测设备供应商。
经过多年的发展及对关键技术的积累与创新,公司逐渐形成以声学、光学、电学、射频通信、精密装配、柔性控制、工业信息化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为核心的底层技术体系。同时,公司不断加大针对软硬件技术的研发投入,将底层技术与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相结合,组成可同时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的核心功能模块,并通过功能模块的累积搭建起可快速应对定制化项目开发的多个技术平台,实现新产品的模块化、通用化开发,进而可达到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的标准化生产。
依托上述“技术→模块→平台→产品→行业应用”的发展模式,公司以消费电子检测领域为切入点向新的领域快速渗透。在产品应用方面,公司产品已实现从整机测试设备到模组测试设备,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传统电子产品检测设备到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教育硬件等新兴电子产品检测设备的全覆盖;在生产环节方面,公司产品已涵盖检测、量测、组装、包装等消费电子制造业生产线中所有关键环节,进而由行业中普遍采用的单体设备制造模式,升级为提供多环节整线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模式;在下游行业方面,公司在立足消费电子领域的同时,积极向汽车电子、新能源、半导体行业拓展,已研发出针对智能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设备并开始向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批量供货。目前,公司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交付能力,现已成为国内智能制造、智能检测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
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为8,562.00万股,本次拟发行2,854.00万股,拟发行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0%。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1,416.00万股。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郑国荣直接持有公司21.61%的股份,通过担任艾鑫投资、艾鑫成长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发行人18.41%的股份,直接和间接控制发行人 40.01%的股份,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2,85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经公司2021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以下项目: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3.78亿元、3.77亿元;同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9.37万元、5850.22万元和5110.98万元。
公司本次发行选择《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审核规则(2023年修订)》 第二章 第一节之2.1.2 条第(一)项规定的上市条件:“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1、多名主要客户系公司股东,是否存利益输送受关注
2020年~2022年,鑫信腾存在多名主要客户是公司股东的情况,包括小米集团、光弘科技、华勤技术等。
2016年10月,公司进入小米集团检测设备供应商体系;2018年12月,受小米集团控制的小米长江基金入股公司,目前持有公司4.53%的股份。
2020年~2022年,鑫信腾向小米集团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2560.6万元、1089.24万元、20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1%、2.9%、0.56%。
另外,2021年12月,光弘科技入股鑫信腾,目前持有公司1.05%的股份,而在当年,鑫信腾与光弘科技开始出现交易,公司向光弘科技销售产品金额为4953.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12%,系公司当年第二大客户。
与光弘科技情况类似的还有摩勤智能,2020年9月,摩勤智能入股鑫信腾,目前持有鑫信腾2.8%的股份。而在入股鑫信腾当年,鑫信腾开始向摩勤智能的股东华勤技术销售产品,金额约为2692.39万元,2021年销售金额继续走高,约为3654.86万元。
这其中,交易价格是否与其他客户相同、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是监管层普遍关注的重点。
深交所曾在问询函中要求鑫信腾说明,小米集团、光弘科技、华勤技术入股公司前后的采购产品类型以及发行人对其平均销售毛利率是否发生较大变化,小米集团、光弘科技、华勤技术报告期内是否为公司提供介绍客户、推荐商业机会、技术合作等业务发展便利或其他利益输送行为,相关业务合作是否具有持续性。
截至2023年6月30日,鑫信腾对小米集团、光弘科技、华勤技术的在手订单金分别为2.65万元、2369.56万元及138.73万元。2023年上半年,鑫信腾对小米集团、光弘科技、华勤技术实现的收入分别为583.53万元、1635.88万元和1115.63万元。其中光弘科技、华勤技术仍为公司前五大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长江基金在鑫信腾IPO前夕与同创财金、上银国发、燃点贰号分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5.93%股份分别转让给上述三家机构,价格为12元/股,转让金额合计6096万元。
2、对两大客户销售额骤降,多名核心技术人员曾任职比亚迪
相比2021年,鑫信腾2022年对两大客户比亚迪、富士康的销售收入出现骤降。
数据显示,2021年,鑫信腾对比亚迪、富士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935.43万元、1619.32万元,当年比亚迪为鑫信腾的第一大客户。2022年,鑫信腾向比亚迪实现销售2243.24万元,向富士康
实现销售622.78万元,均出现大幅下滑。且此前曾在客户排名位列第一第二的比亚迪2022年已不在前五名客户行列。
对比亚迪销售收入骤降的原因,鑫信腾给出两方面解释,其一,西安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初开始建设,2021年正式投产,在投产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公司的自动化设备产品具有1-2年的使用周期,因此2022年西安比亚迪新购的设备需求相较于2021年有所降低;其二,比亚迪自身安卓业务收入受到整体智能手机行业需求趋弱的影响,公司向比亚迪供应的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安卓领域客户,因此新增设备需求也会有所下降。
而对富士康销售收入骤降的原因,鑫信腾则表示,公司对富士康的销售主体主要为廊坊富士康,2022年3-4月受客观因素影响,廊坊富士康停业近两个月,每年代工厂的生产峰值期一般为3-5月,由于廊坊富士康无法保证新项目出货,原属于廊坊富士康的产代工订单被终端客户转移分摊到其他厂商,直接导致富士康对公司设备的采购需求也相应有所下滑。
2023年上半年,鑫信腾对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回升至3418.44万元,主要系公司对比亚迪的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所致。
同期,对富士康的销售收入则降至14.8万元,主要为设备配件收入,主要系仍受廊坊富士康的产代工订单被转移分摊尚未恢复所致,导致富士康对公司设备的采购仍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鑫信腾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均有过比亚迪的任职经历,包括黄培坤、董劳成、曹利锋等,此外,监事唐宏开也曾任职于比亚迪。
3、净利增速放缓,毛利率、研发投入低于同行
虽然鑫信腾净利润连年增长,但其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2022年,鑫信腾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3.78亿元、3.77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9.83万元、5298.49万元、5322.87万元。
据鑫信腾披露,2023年1月~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2.01亿元,同比增长6.21%,扣非后净利润为2832.96万元,同比增长103.41%,综合毛利率为42.30%。
招股书显示,鑫信腾的竞争对手有华兴源创、博众精工、燕麦科技等,均为科创板上
市企业,博杰股份为主板上市企业。
毛利率方面,2020年~2022年,鑫信腾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76%、45.77%和40.14%,毛利率波动明显,并且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称,主要系下游应用领域、服务的主要客户、产品细分类别不同所致。
2020年~2022年,鑫信腾研发费用率水平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华兴源创与燕麦科技研发费用率较高。
鑫信腾在招股书中提到,2020年~2022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7.98%、67.00%和43.94%,客户集中度较高。
来源:招股书、深圳商报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第一时间后台联系我们。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财经资讯大事件,原标题《净利润刚过5000万,IPO终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