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道网

12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 上海融资周报(2024年第38期)

张通社科技 2024-10-24 15:00:39 12266℃

1. 一周融资概述

本周上海共发生12起融资,其中8起披露金额,合计8.9亿元;

礼新医药完成3亿元C轮融资,是本周上海新获融资最多的企业;

集成电路行业最活跃,共发生5起融资,涉及半导体传感器、检/量测设备等细分赛道。

2. 融资企业动态

启元气体计划于合肥建设电子特气生产基地;

映芯谐振推动全球首创的MEMS微镜阵列芯片进入商业化阶段;

礼新医药启动C++轮融资推动大分子抗体药临床III期进程。

3. 热点行业聚焦

上海国投牵头成立百亿人工智能生态基金。

01

融资概述

加冕研究院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本周(10.14-10.20),上海企业共发生13起融资事件,其中有8起披露融资金额,合计金额8.9亿元。

从行政区域分布来看,浦东新区融资事件数量最多,共发生5起融资,其中临港和张江各有2起;随后是嘉定区,有3起;杨浦区、松江区、闵行区和奉贤区各1起。

从融资轮次来看,除战略融资外,本周上海融资事件中A轮融资事件数量最多,有6起,占全部融资事件数的50%;C轮融资金额最多,共4.3亿元,主要为礼新医药完成3亿元C轮融资。据悉,礼新医药计划于近期启动C++轮融资,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加速公司处于临床阶段的大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进程。

从行业分布来看,本周上海融资共涉及6个行业。其中集成电路行业最活跃,有5起,涉及半导体传感器、检/量测设备、电子特气等细分赛道;随后是汽车交通和医疗健康,各有2起;机器人、物流和消费生活,各有1起。

02

融资企业动态

智能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完成1亿元A轮融资

10月14日,卓益得机器人完成1亿元A轮融资。据悉,卓益机器人成立于2021年5月,此次融资是公司继2023年完成Pre-A轮融资后,所收获的第二轮融资。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推动其小贝系列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及市场拓展。

产业观点:

卓益得机器人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销售等业务,其研发的小贝系列机器人突破了传统仿人双足机器人的技术壁垒,提出一种全新的被动行走模型,利用复杂系统建模理论、多模态认知方法,构建“智能算法+智能传感器+新型机械结构”的体系化解决方案。目前,“小贝4.0”身高1.6米,体重仅28公斤,续航时间长达6小时,具备进入家庭和工厂的巨大潜力。

L4级无人驾驶商用车制造商完成5600万元A轮融资

10月14日,坤浪科技完成56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众合创投独投。公司专注于智能科技和新能源领域,致力于L4级及以上无人驾驶商用车整车制造和物流运营领域的整体运力解决方案。本轮资金将助力其进一步拓展市场及研发。

产业观点:

坤浪科技所研发的无人驾驶商用车放弃了传统的驾驶室,采用商用无人平板的形式打造。该技术方式的突出特点是灵活可变,有固定的电动底盘,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应用需求,灵活选择搭配车辆上装。

高纯度电子特气供应商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

10月16日,启元气体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益独投。启元气体坐落于奉贤区化学工业园,是国内领先的电子特气精炼中心,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合肥肥东县的电子特气产线建设以及中西部大宗气体业务的拓展。

产业观点:

启元气体曾打造国内首台套氪氙和氖氦稀有气体精炼设备,公司主要高纯电子特气产品已服务于全球一流半导体企业,是国内较早通过韩国三星、SK海力士认证的企业。2021年,启元气体曾获韩国电子材料公司TEMC战略投资。依托韩系技术资源及支持,启元气体计划在位于合肥肥东县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内建设半导体先进制程电子特气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营收不低于10亿元。

L4级无人驾驶商用车制造商完成5600万元A轮融资

10月16日,映芯谐振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独投。自2022年公司成立以来,公司不到两年接连完成3轮融资,获得软银中国资本、炬光股份等知名机构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超大孔径MEMS微镜阵列芯片以及LBS(激光束扫描)投显模组的研发和商业化批量生产出货。

产业观点:

映芯谐振于全球首创了MEMS微镜阵列芯片的核心技术,是业内唯一既能实现数百平方毫米超大孔径,又能保留MEMS高集成度、低成本的优势,还能100%通过车规级AEC-Q100标准(1500G Shock Test)的扫描器技术。未来,映芯谐振将为重量级客户在新能源汽车、动态投影、医美器械、工业制造等领域提供核心MEMS扫描微镜及核心光机器件。

MEMS微镜阵列芯片厂商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0月16日,映芯谐振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独投。自2022年公司成立以来,公司不到两年接连完成3轮融资,获得软银中国资本、炬光股份等知名机构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超大孔径MEMS微镜阵列芯片以及LBS(激光束扫描)投显模组的研发和商业化批量生产出货。

产业观点:

映芯谐振于全球首创了MEMS微镜阵列芯片的核心技术,是业内唯一既能实现数百平方毫米超大孔径,又能保留MEMS高集成度、低成本的优势,还能100%通过车规级AEC-Q100标准(1500G Shock Test)的扫描器技术。未来,映芯谐振将为重量级客户在新能源汽车、动态投影、医美器械、工业制造等领域提供核心MEMS扫描微镜及核心光机器件。

Treg细胞治疗药企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10月18日,赛尔欣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泽羽资本和森马创投共同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NP001项目临床试验推进及在研其他产品的研发工作,旨在加速Treg疗法的临床转化和商业化进程。

产业观点:

赛尔欣生物目前共有四款Treg细胞治疗药物在研。NP001项目研究进展最快,已获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由研究者发起的(IIT)临床的伦理批件;同时,符合IND申报要求的CMC开发、非临床研究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年底将进行FDA及NMPA的IND申报。靶向Treg产品NC001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候选分子确认,明年初进入正式CMC开发阶段,同种异体NP005项目也在同步开发中。凭借完全自主创新的Treg管线布局,赛尔欣生物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大分子抗体药研发商完成3亿元C+轮融资

10月18日,礼新医药完成3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产业方中国生物制药领投,浦东创投、张江浩珩共同参与,老股东启明创投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跟投。据悉,礼新医药近期已启动C++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临床阶段管线特别是LM-302和LM-108研发进程,并支持公司自主研发的抗体发现平台、下一代ADC技术平台以及双抗技术平台,持续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管线。

产业观点:

礼新医药专注于以GPCR及多次跨膜蛋白为靶点的大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建立起多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差异化创新药管线并有多款产品步入临床阶段。其中,LM-302 (抗CLDN18.2 ADC)已在中国开展III期注册临床试验;LM-108(抗CCR8单抗)处于临床II期;LM-101 (抗SIRPα 单抗),LM-305 (抗GPRC5D ADC, 全球权益已授权于阿斯利康),LM-299 (抗PD-1/VEGF 双抗)以及LM-24C5(抗CEACAM5/4-1BB双抗)皆处于临床I期阶段。

03

热点行业聚焦

10月12日,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正式发布,基金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落地于徐汇区,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担任管理人,已完成首关5亿元。据悉,该基金由上海国投公司牵头,联合徐汇资本、临港控股、漕河泾总公司等国资平台和米哈游、商汤科技、哔哩哔哩等领先的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将围绕大模型产业链生态进行重点布局,投资AI基础设施、基础与垂类大模型、下一代端侧AI应用三大细分领域。

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海今年动作不断:5月,上海国投与临港集团合作发起元创未来基金,重点支持上海市人工智能、元宇宙产业相关企业能级提升及数字经济高速发展;7月,上海设立高达225亿的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并于9月开启第一批GP遴选,重点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相关领域。

此次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基金落地的徐汇区,目前已经集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通用大模型、商汤的“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稀宇科技的MiniMax-ABAB大模型、阶跃星辰的阶跃大模型等底座基础大模型。而坐落于徐汇西岸的“模速空间”,已成为徐汇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名片。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张通社科技,原标题《12家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 | 上海融资周报(2024年第38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