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道网

港股近三年来最大IPO诞生!美的集团港股上市剑指何方?

极智厨房说 2024-10-16 15:00:17 15419℃

9月17日当日,港股市场近三年来最大IPO(首次公开募股)诞生!美的集团(0300.HK,以下简称“美的”)正式完成赴港上市。

此番美的全球发售约5.66亿股,香港公开发售2829.28万股(占约5%),国际配售5.38亿股(占约95%)。最终发售价为每股54.8港元,净募资额为306.68亿港元。

这一次美的在港交所上市之所以“声浪”很大,是因为一方面,美的如今也已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2023年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家用空调、洗衣机、冰箱以及厨电及其他家电领域销量均跻身全球前三名。整体实现了3737.1亿元人民币的年收入。

另一方面,集团此举,也是国内继海尔智家后,第二家“A+H”双重主体上市的国内家电巨头。所谓“A+H”模式,简单理解即公司主体同时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小规模双重上市潮,龙蟠科技、吉宏股份、赤峰黄金、顺丰控股等公司均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让我们拉长时间线看,美的集团此次的募资额仅次于2021年2月上市的快手。彼时,快手在港股募资483亿港元。由此,美的集团成为港股三年以来最大IPO、43个月以来的第二大IPO。此举,势必将引发资本市场和业界关注。

二次赴港,意欲何为?

据了解,早在2023年10月,美的就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由于超过6个月未完成聆讯过程,招股书失效。今年4月29日美的集团向港交所二次递表,并最终于8月30日完成港交所聆讯。

从招股书来看,美的并不缺钱。财报显示,美的上市的近十年里,业绩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

以近三年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2023年,美的营收分别为3434.61亿、3457.09亿、3737.1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0.31亿、298.12亿、337.47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8.5%、8.6%、9.0%。

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2172.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69.88亿元增长10.3%;净利润208.04亿,同比去年同期的182.32亿增长了14.11%。

那既然如此,如此体量的家电巨头,为何要一而再的赴港递表?其背后战略指向瞄准港股,究竟看中了什么?

时间推回到4月,在召开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美的高管回应称:赴港上市不是为了募集资金。如果是为了募集资金,现在美的集团一年都要分红200多亿元人民币,减少分红就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赴港上市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到港股市场具备了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

业内人士分析,“先A后H”的企业则可利用港股市场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及国际知名度。除了资金之外,港股上市能够帮助企业引入国际上的先进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以及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等,还可使其逐步成为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基因的企业。同时对于后期美的进一步开展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重要资本运作平台。

由此,赴港上市的根本目的也渐渐清晰——谋求全球市场。

美的方面表示,本次H股上市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全球科技研发、智能制造体系建设、供应链管理升级以及全球销售渠道的优化。

招股书显示,美的集团本次H股发行所募资金的20%将用于全球研发投入,35%用于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的持续投入,35%用于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这一点,也得到了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的亲承,其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港交所上市不仅是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又一重要布局,更是公司深入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崭新起点。”

积极出海,成为必选

此次,美的国际配售部分反应热烈,首日便获得足额认购,提前一天结束认购。

同时,美的还引入了包括IDG资本、中远海运、瑞银资管、红杉中国、比亚迪、TCL实业等18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比例占集团全球发售后已发行总股本的2.37%。其中,中远海运是美的的国际物流服务商之一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美的在H股招股书中表示,2023年公司全球业务遍及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40%;按照2023年销量及收入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为7.9%)及中国内最大(中国市场份额14.3%)、全球前五(全球市场份额6.6%)的商用空调提供商。

在今年年初的美的集团经营管理年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全球突破是美的当下最核心的战略之一,要在海外市场构建出第二个主场。”

其实,之所以积极出海,剑指全球对美的如此重要,与当前国内形势密切相关,如今国内家电行业随着地产低迷,新房交易量下滑和消费不振,已经逐步步入存量市场,迫使美的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是第一个原因。

不仅如此,对比海外收入增速来看,美的、海尔和格力三大家电巨头的国内市场营收近年来都在不同程度放缓。且按照2023财报数据看,国内市场三家中美的由于定价相对较低,盈利能力偏弱,毛利率26.03%只能在三家中排在最后。

与国内市场的过度“内卷”和头部之间比拼愈发激烈和承压的态势相比,过去几年,美的海外业务却风生水起,逐渐成为其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也从侧面让美的这种大型企业将出海视作为一个保持持续增长的必选项。

当前,美的在全球拥有33个研发中心,包括位于海外10个国家的17个海外研发中心。全球拥有43个主要生产基地,其中22个海外生产基地分布在12个国家。截止今年上半年,美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达40.88%,同比增长13.09%,超过不少同行。

让美的选择出海,谋求全球化布局的第三个原因,笔者分析在于在海外市场,自主品牌竞争力相比对手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虽然美的占全球家电市场份额为7.9%,是按销量及收入口径统计下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但销量高并不代表自主品牌竞争力强。

自2006年海外建厂以来,美的集团的代工业务收入比重一直不低。2023年,其OBM(自有品牌制造商)业务收入占海外智能家居业务收入为40%以上,主要靠东芝、美的和Comfee品牌,代工业务则占60%。

与海尔智家相比,2024年上半年,海尔智家的海外收入为708.2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50%,且海外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自有品牌。

因此,对于目前的美的而言,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提升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定位。显然,企业已经意识到上述问题,在2024年半年报中多次提及OBM业务可见一斑。

财报中,美的明确表示要探索OBM业务模式转型、改善OBM产品交付效率等,海外OBM优先已经成为美的集团家电业务核心战略之一,亦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海外收入占比,重点聚焦自有品牌业务发展。

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也于近日表示,集团会把“全面走出去”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工作。

只不过,美的在海外市场从代工到加码自主品牌,真正在国外中高端市场占据地位还需要时间沉淀。积极赴港上市,或将助力美的在全球华战略上更进一步,成为一股新的推力。

写在最后:

港股上市不仅标志着美的集团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也同样是其全球化战略深化推进的重要一步。

如今,在拓宽融资途径,加速出海扩张后,企业要自主品牌持续崛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极智厨房说,原标题《港股近三年来最大IPO诞生!美的集团港股上市剑指何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