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边缘,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被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主的四大沙系合围,境内有415个风沙口、18个重点风沙口,荒漠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4.3%,是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金塔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埋头苦干,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将毫无生机的戈壁滩上泛起丝丝绿意,抵挡着呼啸而来的沙城暴。在植树造林的同时,金塔县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业基础,大力挖掘戈壁农业资源,让戈壁变草地,向戈壁要效益,富足人民口袋。在此背景下,金塔县税务局积极采取一系列税收政策措施,支持和推动当地戈壁农业的发展,用政策“活水”灌溉出戈壁“致富果”。
税收优惠政策减负增效
为有效解决水肥问题,种植各类耐旱型农作物,金塔县建成了金塔镇沙漠农业示范园区,用“一改三变”技术对温室结构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优化采光增温措施,保障作物正常生长。其通过沙培种植的方式,一亩沙地配五方熟腐的牛粪,对沙地进行改良,种出来的西瓜西瓜的糖度可达14度到15度。
“以前只知道种瓜不用缴税,经过税务干部的讲解,才知道我们享受的是免征增值税的好政策,有了好政策的支持,我们才能在提高品质、改进技术上更进一步。”金塔镇营泉村党支部书记陈建龙说。
为让涉农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金塔县税务局持续为涉农企业提供“政策上门辅导”服务,通过建立视频远程答疑为纳税人搭建随时随地可学能学的“云税课堂”,建立“税务服务专员+税务管家团队”并联机制,设置“税务讲师”,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化、全天候”服务,及时让纳税人享受税收政策优惠大礼包。
成果显著,未来可期
如今提起金塔不再是风沙肆虐的代名词,金秋十月的胡杨林、巍巍荒漠中矗立的大墩门、甘甜可口的小金瓜等正逐渐成为金塔新的旅游名片。
金塔胡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酒泉金塔胡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承担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运营、融资投资等功能,是县域内重点企业。由于文旅企业前期投资金额较大、回款周期较长的原因,企业在资金上存在很大的压力。
为加快企业发展脚步,金塔县税务局结合项目管家台账组建“税务管家”团队主动走访金塔胡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了解企业近期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涉税难题,结合企业发展现状,积极主动为企业送上量身定制的政策礼包,围绕各类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咨询和审批等业务,“手把手”教操作,“面对面”讲政策,提供“贴身式”的辅导服务。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金塔胡杨林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景区人数和旅游收入也逐年增加。这些都离不开税务干部上门辅导政策,享受到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让我们后续进行景区设施建设更加有信心”金塔胡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燕说。下一步,将结合胡杨品牌创建,深度挖掘整合优势资源,努力把金塔县沙漠胡杨林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刘艳 邓鹏虎)
— THE END —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国台湾网,原标题《金塔税务:税收政策助力戈壁农业发展》,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